新编十万个为什么
接口调用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记叙文常见的结尾方式有几种

  记叙文常见的结尾方式大致有六种:
  一、事完文完,干脆利索。
  例:江耀辉《红军鞋》一文,在记叙了红军鞋的来历、红军 鞋帮我克服重重困难之后,是这样结束的:
  终于爬过了雪山。我坐在山根下的一棵树旁边,低头看看那 双“量天尺”,沾满了冰泥,脏得不成样子,真有点心疼。幸好 除了子弹打的那个洞以外,别处还没有破,我急忙把它脱下来, 磕掉泥巴,又挂在腰上。
  这样的结尾自然、清楚,干脆利索。
  二、号召总结,鼓舞人心。
  例(1)学生作文《我从实践中懂得了这个道理———人多力 量大》的结尾写道:“朋友,记住‘人多力量大7这句至理名言 吧!”
  例(2)学生作文《我和我的教师———师生情深》结尾写道:
  这些事情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用什么来报答教师培 养我的深恩呢?我只有继续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 为祖国建设多贡献力量,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例(1)是发号召,例(2)是表决心,这两种类型都能给人 以鼓舞。
  三、饱含感情,感染读者。
  例:学生作文《我和我的教师———陈老师教我写作文》的结 尾写道:
  我深深地懂得,在我们的国家里有许多像陈老师这样的园 丁。亲爱的老师们,你们可知道,你们的学生爱你们,从心里, 从灵魂深处。
  这样的抒情性的结尾,能使读者受到感染。
  四、充满哲理,使人深思。 更多:https://www.bmcx.com/
  例:鲁迅的《故乡》在结尾是这样写的: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个结尾委婉含蓄,令人深思,它可以使我们领会到鲁迅那 种探求革命道路的积极态度。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例:朱德同志《回忆我的母亲》: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 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 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 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 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 一定能做到的。
  这篇文章的结尾,不但是对全文的总结,而且把对母亲的爱 升华到了新的高度,使立意更为深刻。
  六、照应开头,完整严密。
  例:朱自清的《背影》一文,通过对父亲不畏艰难为“我” 买桔子时的背影的描写,表现了父爱子,子爱父的父子深情。文 章开头写道: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在结尾又写道: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 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开头点题,表明“我”对父亲的背影不能忘记;结尾再现父 亲的背影,进一步表现了思父之情。首尾呼应,结构、思路完整 严密。
  以上介绍了记叙文常见的六种结尾方式。文章的结尾,正像 文章的开头一样,也是很重要的。它是中心思想不可分割的有机 组成部分,是文章思路发展的自然结果,也是文章内容的必然归 宿。好的结尾,当如“豹尾”,雄健有力;当如“撞钟”,余音不 绝。
最新查询: 为什么说成分残缺 是病句的主要类型之一 为什么说搭配不当 是病句的主要类型之一 为什么说词序颠倒 是病句的主要类型之一 为什么说不合情理 是病句的主要类型之一 怎样合理地借鉴 和吸收别人的好句子 怎样从几种句式中,选择最 合适的一种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为什么要特别重视“段”的写作 写“段”要不要确定“中心” 写“段”怎样安排“层” 在“段”中怎样 安排好句与句的联系 为什么要言之有序 为什么要言之有理 为什么仅看一幅图就能写出好文章 怎样看多幅图写作文 为什么要提倡少年儿童 多写自己的生活和心灵世界 为什么不能对 小学生的作文求全责备 为什么说观察是作文的基础 为什么说要用“心”去观察 为什么写记叙文 要照顾到多种记叙的要素 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式有几种 什么是照应 怎样列作文提纲 怎样写好记叙文中的议论性文字 描写与记叙的区别是什么 中心句为什么 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为什么写景物要特别注意顺序 写景应注意什么 写活动为什么要详略得当 在文章中怎样使用人称 为什么要认真、 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为什么写完作文 之后,自己要多读上几遍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怎样给别人写信 怎样写回信 为什么要坚持写片断 为什么要练习写读后感 命题作文为什么要认真审题 怎样更准确地审清题意 使用补充法审题要注意什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诚华便民查询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联系我们
接口调用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0022420号-1 闽B2-20210351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