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十万个为什么
接口调用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电子计算机的 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2: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叫恩尼亚克。 它是一个由-万0千多个电子管制成的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 -22平方米,重量有12多吨,耗电约-22千瓦,它的计算速度 为每秒1千次。
  此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十分迅速,迄今已发展了2代。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2.年1 -/1.年)的主要特征是采用 电子管组成的基本逻辑电路,使用机器语言或者汇编语言编制程 序。它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
  我国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始于1234年,到1235年制造出 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它的运算速度为每秒两千次。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236年1 1246年)的主要特征是采用 晶体管作基本逻辑电路,同时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 言,如77387、+8,-,7.、/8087语言等,第二代电子计算 机的运算速度已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至上百万次。它的使用范围 也由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自动控制、企业管理等各方面。
  我国的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246年制成。它的运算速度 是每秒3万次。 更多:https://www.bmcx.com/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1243年1 1261年)的主要特征是采用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基本逻辑电路。所谓集成电路就是将多个晶 体管和电阻元件等集中做到一块硅片上,而制成门电路、触发器 等具有一定逻辑功能的电路器件。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得到发展与普及。会话语言如0723/语言、747语言等被广泛 应用。计算速度可达到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
  我国的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于1261年研制成功。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1261年至今)的主要特征是使用了大 规模集成电路。一般把一块硅片上集成111个门电路以上或上千 个晶体管元件以上的集成电路叫做大规模集成电路。在这一代,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向两端发展,即出现了运算速度超过亿 次的巨型计算机和极其灵活的微处理器及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组装 的微型计算机。目前,在普通中小学及家庭中使用的电子计算机 就是这种微型电子计算机。
  近十多年来,软件系统的飞速发展是这一代计算机的又一明 显特征。高级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各类应用软件的研究和 应用越来越深入、完善,使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到现代社会的每个 领域。
  我国于1263年开始研制大规模集成电路。亿次巨型计算机 于1234年研制成功。微型计算机在我国的产量成倍增长,并且 推出了面向青少年和家庭的中华学习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诚华便民查询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联系我们
接口调用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0022420号-1 闽B2-20210351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