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十万个为什么
接口调用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中国古代有街道树吗

  我国行道树的栽植,很早就是一项制度。《周礼·秋官司冠第 五》载:“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比国郊及野之道路 宿息井树。”这就说明,早在周朝就设有野庐氏的官职,专管驰 道两旁树木的种植与栽培,还供给行人的住宿与饮水。春秋战国 时,不少诸侯提倡在行道两旁种树,以美化环境。《左传·襄公九 年》载:“襄九年,晋伐郑,杞人、倪人从赵武、魏绛斩行栗。” 据后人解释说,魏绛为新军将佐,行栗者,道路两产的栗树。 《诗经·郑风·东门之土单》云:“东门之栗。”这一记载表明,早在 春秋时代行道树的栽植已初具规模。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就曾命 令在道旁植树。据西汉政论家贾山《至言》中记载:“秦为驰道 於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 此也。”秦朝以后,行道树的树种选择以适应性强、枝叶茂盛、 遮荫幅度大的槐、榆、柳树为主。在隋唐时代,行道树的栽植不 但规模壮阔,而且对行道树的保护也是很严格的。在唐朝还出现 了一个保护行道树有功的县尉。元、明、清也都重视行道树栽 植。清代尚秉和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一书中描绘说:“清 时官道,宽数十丈,两旁树柳,中杂以槐。官道六百余里,两旁 古柳参天,绿荫幂地,策骞而得,可数里不见烈日。”足见清代 的林荫大道已有相当的气魄。
  “活树建筑”为什么倍受青睐
  随着人类科学与文明的进步,建筑样式、建筑材料也在不断 发展。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莫过于砖、木、水泥结构的建筑 物了。对国外复兴的活树建筑,人们恐怕还比较陌生。 更多:https://www.bmcx.com/
  近一二十年,西方国家发展起来一门新兴学科———生物建筑 学。它的分支之一是植物建筑学。植物建筑学的表现形式,则为 “活树建筑”。所谓活树建筑,就是以生长着的树木为材料,通过 编枝方法来建造住宅、凉亭、拱廊、桥梁等。过去,只是用绿树 造篱笆、树墙、屋顶。现在,采用绿树建造多层楼房已不足为 奇。在当今高楼大厦密集如林的城镇,有活树建筑与之辉映,确 实别具一格、相映成趣。
  活树建筑的主要建造方法是编枝,即把一棵树的枝与另一棵 树的枝相嫁接。作为一门学科分支来说,植物建筑学还刚建立不 久,然而,编枝方法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算得上一种较古老 的园艺技术。
  目前,为什么西方国家对较为古老的编枝技艺,再度引起浓 厚的兴趣呢?西方学者认为,当代人们的心理并不是满足于对自 然界的控制,而是希望与自然界趋于和谐。活树建筑这种建筑造 型艺术,具有大自然的朴实美,富有清新爽快的韵味。翠绿的树 木,加上巧妙的造型,犹如天然的艺术珍品,显示出特有的勃勃 生机。置身于活树建筑之中,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身心尤感舒 畅。活树建筑除了能起到建筑物的功用外,还具有树木本身的一 切功能,如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诚华便民查询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联系我们
接口调用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0022420号-1 闽B2-20210351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